EN / 中国科学院 / 局内平台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局内平台
  • /
  • 中国科学院
  • /
  • EN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首 页
  • |
  • 组织机构
    • 部门职责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
  • 工作动态
  • |
  • 政策法规
  • |
  • 创新文化
  • |
  • 工作指南
    • 护照签证
    • 领事服务
    • 外国人来华
  • |
  • Working with CAS
    • CAS NEWSLETTER
    • SCIENCE STORY
    • PROJECT INFORMATION
    • WATCH THIS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动态

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Andreas Strasser访问上海生科院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时间:2014年10月20日   

  10月15日至16日,在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的资助下,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首席高级研究员Andreas Strasser教授访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所,并于10月15日作题为Which anti-apoptotic BCL-2 family member should be targe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which cancer?的学术报告。

  报告吸引了来自上海生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瑞金医院等研究院所、高校及医院的近150名师生参加。报告中,Strasser教授介绍了其带领的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进展:在条件性敲除小鼠以及药物抑制剂实验中,Mcl-1蛋白对恶性肿瘤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成果为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除了学术交流,Strasser教授与参加讲座的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Gerry Melono教授、瑞士伯尔尼大学的Hans-Uwe Simon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运气”、“挫折”以及“规范”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报告结束后,Strasser教授的中方合作伙伴、本次会议的主持人健康所的时玉舫研究员向Strasser教授颁发了“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证书。

  Andreas Strasser教授主要致力于细胞死亡的分子调控研究,重点关注细胞死亡在癌症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他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凋亡调控、细胞死亡对机体发育和平衡的作用等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利用实验鼠的遗传学研究,他们率先证明了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能够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癌症,并发现这种异常能够帮助肿瘤细胞逃脱抗癌症的治疗。这些发现为研发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宝贵的生物学信息。他本人也因在Bcl-2蛋白家族研究的卓越成就,于2003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是中科院于2004年推出的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每年邀请20-30名活跃在科学前沿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进行1~2周的学术访问,旨在通过邀请国际著名科学家来访讲学及选派优秀科研骨干进行学术回访等形式,加强研究所科研人员同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联系与交流。

  据悉,Strasser教授此次来华还分别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进行学术讲座并与各单位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Andreas Strasser教授作报告 

 

报告现场

 

  
附件: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 编:100864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32